<sub id="ern0k"></sub>

          <em id="ern0k"><p id="ern0k"><dl id="ern0k"></dl></p></em>

            <form id="ern0k"></form>
              <sub id="ern0k"></sub>
              全部新聞 企業動態 黨群建設
              2021.6.19

              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論壇召開

              傳統建筑是不同地域的傳統營建技藝針對多樣的地理、氣候、人文等環境條件,在材料、技術和策略等方面響應的結晶,它包含了人類對人地關系、交流傳統以及文化多樣性的珍貴信息。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北京地區的勘察設計單位承擔完成了眾多涉及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提煉、文物建筑的保護與修繕、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改善、傳統村落的維護與提升和歷史城區的傳承與更新,以及繼承傳統建筑文化的新建傳統建筑等項目。 為吸引更多有識之士關心、關注并參與到傳統建筑保護與設計工作中來,積極踐行“文化自信”這一偉大歷史使命,6月15日由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的“北京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論壇”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隆重舉行。來自中設協、北勘協領導、專家以及傳統建筑分會會員單位代表70余人出席了會議。北勘協副會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海,北勘協秘書長胡頤蘅代表協會向分會籌備單位代表:北勘協傳統建筑分會會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力軍授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牌匾。胡頤蘅秘書長首先致辭,對分會的成立表示了祝賀,指出北京城市新總規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傳統建筑分會的成立正是協會在引領行業單位建設北京首都風貌的角色方面發揮行業組織應有作用這一社會責任的體現。提出2021年北京勘察設計領域的形式與任務,并祝愿分會今后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馬海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傳統建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和傳承優秀文物建筑文化的核心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2002年為《福州古厝》撰寫序言中講到:“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弊鳛榻ㄖ幕z產保護和當代城鄉建設的專業人員,保護和傳承傳統建筑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分會王力軍會長最后發言,對協會對傳統建筑分會的成立給予的指導和支持表示感謝,同時對傳統建筑分會會員單位在籌備成立過程中給予的協助和配合表達謝意。同時表示分會將謹守初心、不辱使命,在傳統建筑保護和傳承的新的平臺上,通過各會員單位推進優秀設計項目,開展專業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促進理念和技術的創新,為探討中國傳統建筑保護以及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方法做出貢獻。成立儀式后,與會領導和嘉賓一起參觀了“傳統建筑分會第一屆會員單位作品展”。 分會首屆學術論壇于上午成立大會后開幕,中設協傳統建筑分會原會長、著名古建筑專家馬炳堅先生及分會會員單位的其他8位業內專家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最后,分會秘書長、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劉劍總結會議并向各方致謝,宣布活動圓滿結束。

              中國院獲得中央企業優秀青年個人和集體表彰

                    為表彰先進,宣傳先進,激勵中央企業廣大團員青年傳承弘揚五四精神,自覺投身央企高質量發展生動實踐,中央企業團工委授予166個團委“中央企業五四紅旗團委”、262個團支部“中央企業五四紅旗團支部”、366人“中央企業優秀共青團員”、268人“中央企業優秀共青團干部”、306人“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和407個青年集體“中央企業青年文明號”的榮譽稱號。來自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所屬各級企業的6名青年員工和4個集體獲得此次表彰。其中,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國家住宅中心國住人居聯合團支部獲得”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本土設計研究中心的高凡獲得“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五四紅旗團支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住宅中心國住人居聯合團支部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國住人居團支部積極加強黨團聯動建設,注重增強團員意識教育,加強對國家政策、科技戰略的學習和解讀。學習形式多樣,包括宣傳欄與微信群,自學、集中學、研討等多個層次開展學習;組織團員參加青年主題座談會“追循領袖足跡,聆聽時代聲音”等,增強了青年黨團員對新形勢、新任務的把握和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組織“科技抗疫、改革創新”等系列學術沙龍。組織團員與青年員工成立“疫情科普突擊隊”,整合研究實踐經驗,發表科技文章27篇,直播公益論壇和講座16場。      組織“愛之園幼兒園防疫復課”主題黨團活動;組織春播采摘、感受黃河之美、我拼搏我精彩攝影展等黨團文化活動;組織募捐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同舟共濟、青春諧近——希望工程抗擊疫情特別關愛行動”項目,幫助受疫情影響的青少年。      積極發揮團支部對企業經營生產的支持作用。鼓勵廣大團員和青年員工勇于承擔雄安、冬奧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和戰略工程。承擔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冰壇”項目,作為全國體育類建筑的唯一代表先后獲選參加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和香港歷史博物館“現代化之路——新中國七十年”重要展覽,榮獲國際滑聯(ISU)高度贊譽。      充分提升團員與青年員工集體凝聚力。以團員與青年團隊為主力,組建雄安專項工作團隊入駐雄安新區設計中心。      致力于培養團員與青年員工業務帶頭人,鼓勵高素質團員與青年職工承挑大梁成為骨干。從業務水平、政治素養等全方位培養人才,讓團員與青年人才成為榜樣和楷模。青年崗位能手高凡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土設計研究中心第三工作室建筑師      自加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以來,高凡工作富有熱情,認真負責,同時十分注重學習國內外先進設計思想,以及無人機、視頻制作、BIM技術和建筑“參數化設計”等先進技術,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在方案創作、施工圖設計、工地配合等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出色地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他在康巴藝術中心、丁肇中科學館、遂寧宋瓷文化中心、張家港金港文化中心、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南潯規劃館、臨沂機場改擴建工程等很多重點項目里均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各專業以及甲方、施工單位有效地協調溝通,出色地協助設總完成了很多復雜、重點項目的設計和組織工作。      2020年疫情期間,無論是遠程辦公,還是復工上班,他克服重重困難,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并為單位積累了建筑防疫設計經驗。      在生活上,他樂觀、向上,積極參與工作室的活動和團隊建設,能夠服從領導安排,團結同事,承上啟下,是工作室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2021.5.31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重慶分公司舉行成立儀式

              2021年5月27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在山城秀麗的長江南岸、美麗的廣陽島旁、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展示廳三樓宴會廳里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 中國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源,總經理助理仲繼壽,總工程師霍文營,生態景觀院院長、重慶分公司總經理趙文斌、建筑一院院長景泉,總監五部總監、四川分公司總經理趙鵬飛,總監七部總監徐繼偉,財務部副主任彭鵬,生態景觀院副院長劉環,法務與風險管理部張曉濤,工程總承包事業部李江偉等出席了儀式。重慶經開區管委會王茂春主任,候宗權、張進、王建華、游泳副主任,黨工委陳松委員等經開區領導應邀參加活動,重慶廣陽島生態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和經開區各領域的負責人也應約到場。 宋源書記、王茂春主任共同為重慶分公司揭牌,仲繼壽總經理助理主持儀式,并宣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式成立。王茂春主任受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顏偉,重慶市南岸區區長、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陳一清委托,代表南岸區委、區政府、重慶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向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當地政府將全力支持重慶分公司在南岸區、重慶經開區的發展;也衷心希望重慶分公司乘著學習貫徹五屆市委十次全會精神的東風,充分發揮集團平臺資源優勢,圍繞建設“重慶設計中心”目標,引企業、搭平臺、抓創新、聚生態,努力打造重慶建筑設計之都的示范基地和對外展示窗口,與當地一起做靚廣陽島這張重慶城市新名片,全力推動廣陽島智創生態城建設按下“快進鍵”、綠色創新發展跑出“加速度”。 中國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源代表院公司對重慶市領導對中國院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謝,同時對重慶分公司的發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重慶分公司扎根重慶經開區廣陽島智創生態城,積極利用在地優勢、團結聯合在地企業,汲取巴渝文化,吸引優秀人才,突出自身特色,與各級政府在智慧、創新、生態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重慶市呈現更多的優秀作品,為廣陽島智創生態城建設加油助力,為重慶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做好服務,貢獻智慧。 隨后,重慶分公司總經理趙文斌動情地分享了與重慶廣陽島、智創生態城相識相知的心歷路程和他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并表態愿意帶領團隊苦練內功、開拓創新,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依托中國院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管理優勢,形成在綠色建筑、生態修復領域的核心力量,腳踏實地扎根重慶經開區智創生態城,力爭將重慶分公司打造成全過程、全專業“兩全一站式”城鄉綠色發展綜合服務商。 成立儀式標志著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渝發展掀開了新篇章。重慶分公司將在南岸區、經開區領導下,不負期望,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和生力軍。 
              2021.5.28

              慶祝建黨百年華誕,青春建功十四五——中國院“青年設計師在路上”主題團日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2周年,激勵和引導中國院廣大團員青年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 5月14日,中國院團委組織各部門青年召開“慶祝建黨百年華誕,青春建功十四五,青年設計師在路上”主題團日開展青年騎行活動。黨委副書記路秀科同志參加本次活動,并下達了出發指令。 路書記指出,本次主題團日暨騎行活動是在黨史學習教育“辦實事”活動的一項具體舉措,目的是倡導“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發展”健康工作理念,為廣大青年員工提供一個“愉悅身心,強健體魄,交流感情,增進友誼,展示風采、追逐夢想”的文化氛圍,進一步鞏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提高廣大青年員工的身心健康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更大的力量!路書記對本次騎行活動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志們科學騎行,確保安全,愛護設施,保護環境。帶著激動喜悅來,帶著健康開心騎。 路書記鼓勵廣大團員和青年積極前行,就像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不怕苦不畏難,堅定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勇挑重擔、奮力拼搏,爭當砥礪奮斗的先鋒,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促進中國院高質量發展。 這次騎行活動環雁棲湖線路歷經二十余公里,大家在騎行結束后紛紛表示獲益良多,通過重溫中國共產黨長征之路,團員青年們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走過的光輝歷程,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洗禮和教育。我們深深地下定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肩負央企使命,立足崗位、拼搏奉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青春建功十四五!

              學黨史 憶先輩 永遠跟黨走 ——走進中國傳媒大學校企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玉蘭花開,海棠破蕾,初春的北京生機盎然。4月8日,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黨支部、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工作部紀檢工作部聯合黨支部、工程院黨總支團支部一行走進中國傳媒大學,舉行一場別具特色的校企共建“學黨史 憶先輩 永遠跟黨走”主題黨日活動。中國院黨委副書記路秀科同志、建設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副主任樊志學同志、中國院工程設計研究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宋孝春同志、中國院黨委工作部主任李碧潭同志、中國院黨委工作部紀檢工作部黨支部書記崔軍朋同志、中國院工程設計研究院黨總支副書記兼副院長張哲同志出席主題黨日活動。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李新軍歡迎到訪人員。他表示,中國傳媒大學擁有豐富的黨史資源,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一批愛黨愛國的新聞工作者。中國院為傳媒大學送上《作品2019——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作品選》一書,表示此次主題黨日活動為雙方未來合作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毛明華教授以“艱苦卓絕·百年輝煌——從黨的會議談起”為題,為所有黨員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史教育“必修課”。毛教授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希望在座每個人都可以學以致用,為我們黨百年的事業增光添彩。      黨史課后,所有黨員參觀了中國傳媒大學校史館、傳媒博物館。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這次主題黨日活動是對我黨新聞事業史的全面學習,更是一次體驗式、沉浸式、立體式的紅色教育。      擁有八年留學經歷和三年援疆歷練的工程院黨總支副書記兼副院長張哲同志在參觀過程中感觸頗多,他說,回想起在留學期間的經歷,能深深感受到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自己腰桿比以前更直了,這也讓他更加明白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在日常的工作中,他堅持黨建引領,希望為祖國的建設科技事業貢獻力量。      工程院黨總支書記宋孝春同志也談了自己的感觸。作為長期在生產一線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和領導干部,他深入貫徹黨中央和集團黨委的指示要求,積極落實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主抓國家重點區域和重大項目的生產工作;同時深入學習黨史,堅信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必能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觀結束后,中國院黨委副書記路秀科同志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活動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設計企業的目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程院黨總支以此為契機,聯合集團和公司共七個黨支部和一個團支部開展黨團共建活動,并創新實踐教育形式,以校企共建的方式使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走進校園。此次活動讓黨員能夠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2021.5.25

              廈門新機場完成初步設計評審

              廈門新機場完成初步設計評審 廈門新機場初設評審會于2021年5月17日至5月21日在廈門召開,經過熱烈討論和認真評審,圓滿完成了會議議程。來自全國各地的87位專家針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的設計成果進行了審核。專家組對設計成果和崔愷院士的本土設計理念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廈門新機場選址廈門島以東,翔安區大嶝島東南海域,距廈門市中心直線距離25公里,地處閩南的中心地帶。新機場的飛行區等級是國際的最高等級4F級,是我國的18座4F級機場之一。 廈門新機場將被打造成為以機場為核心,集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于一體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總投資536.85億元,按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輪吞吐量75萬噸的目標設計。新機場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施工圖設計,預計2024年底竣工,2025年8月完成轉場并投入運行。  廈門新機場是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的第一個超大型機場項目。由崔愷院士領銜的設計團隊在新加坡CPG集團機場署的技術支持和幫助下,快速成長,對多個專項設計團隊的成果進行全程控制,傳達共同的設計觀和價值觀。 憑借近七十年的技術積淀和全國最好的人才儲備,院公司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全集團范圍內調集的技術人員,搭建開放的設計平臺。從2014年10月投標開始,經過將近七年時間的歷練,以具有原創性的設計,在超大型機場設計領域交出了階段性的答卷,同時也培養出了一批機場設計的專業化人才,走出了一條機場建筑設計的本土創新之路。 21世紀的機場正在向體驗性、消費性的方向發展,它不僅是一個交通設施,也是一個融合交通接駁、商業休閑、商務展示等復合功能的城市綜合體,以空港為核心的空港城發展模式已經形成。廈門是一個具有獨特地域特色的城市,機場的設計也因此融入了文脈傳統。設計團隊在尊重機場建設規律的基礎上,研究本土文化,把文化創新與綠色發展結合起來,為廈門量身定做具有本土特色新機場,從布局到空間,從建筑到景觀,從服務到體驗,形成一系列鮮明的特色。  
              2021.5.25

              “綠色建筑設計論壇與學術展示周”開幕

              2021年5月25日,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綠色建筑設計論壇與學術展示周開幕,發布重要科技成果《綠色建筑設計導則》。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專業人士在現場參會,萬余名業內外人士通過視頻觀看了直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倪江波,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二級巡視員王小龍,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理事長王樹平,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孫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李存東,中國建筑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咸大慶,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副書記呂書正,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樊金龍,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董事會秘書趙旭等出席了開幕式。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劉志鴻主持會議。多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和設計院、建筑學院院長等專家出席會議。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已成為時代要求。作為新發展理念之一,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將有力構建人與經濟、自然、社會、生態、文化協調發展新格局。綠色建筑倡導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有力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作為科技型公益類中央企業,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歷時3年,集合百余位專家傾力打造《綠色建筑設計導則》,積極推動新時代綠色建筑設計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總建筑師崔愷和任慶英大師領銜編制《綠色建筑設計導則》,按照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率先提出的“本土化、人性化、低碳化、長壽化、智慧化”五大核心理念,基于建筑師主導、各專業協同的工作方法,突出設計引領的整合式思考方式和正向設計思路,建立了“方法檢索+多元評估”的綠色建筑設計體系。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綠色建筑設計導則》涵蓋了建筑、結構、給水排水、暖通空調、電氣及智能化、景觀等多個專業,詳細闡釋了每一項示范工程的設計方法及策略,圖文并茂、清晰易懂,是系統指導開展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技術文件。 作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踐行者、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引領者,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將以《綠色建筑設計導則》為指導,持續踐行綠色建筑“五化”理念,積極推動一批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的落地實施,全面踐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帶動勘察設計行業的綠色轉型,推動形成建筑師主導的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模式。目前,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已啟動編制《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中長期戰略、行動目標、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總建筑師崔愷率領編制團隊對《導則》進行了解讀和工程實踐分析,并與崔彤大師、馮正功大師、桂學文大師等15位來自全國各大設計院的專家就《導則》展開沙龍研討,共同探討綠色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學術周活動還結合綠色建筑專題,集中展示了一批綠色建筑工程實踐案例。
              2021.5.2

              江蘇省園博會盛大開幕,中國院設計的多座場館驚艷亮相

              2021年4月16日,以“錦繡江蘇·生態慧谷”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開幕,由我院設計完成的多處夢幻生態美景將正式與游人見面,以“城市傷疤”到“城市名片”的精彩蝶變,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本屆園博會由江蘇省政府主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和南京市政府共同承辦。4月16日下午,盛大的開幕式在主場館前舉行。江蘇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出席開幕式并宣布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開幕。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省委副書記張敬華,省政府副省長潘賢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總經濟師楊保軍,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副書記沈文祖,省住建廳廳長周嵐等領導出席開幕式。我院總建筑師崔愷院士、總經理馬海帶領設計團隊代表參加了開幕式。 會前,婁勤儉等領導同志會見并慰問了崔愷院士等為園博園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建設者代表,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謝大家的辛勤付出,并在參觀未來花園時向崔愷院士詳細詢問了礦坑生態修復的過程。婁勤儉書記充分肯定了園博園的實踐探索,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踐行“兩山“理論,為推進美麗江蘇建設、打造美麗中國現實樣板作出更大貢獻。 開幕式上,黃艷副部長代表住建部講話,對江蘇省園博會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致歡迎辭,表示將以“永不落幕、永遠盛開“為目標,把園博園打造成為南京的旅游新熱點、城市新名片、發展新平臺。副省長潘賢掌也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屆園博會新建的園藝博覽園位于南京市江寧區,占地面積約345公頃,處于青龍山、黃龍山、寶華山生態廊道與綠道網絡生態織補的山水格局之中。園中建筑由崔愷院士、東南大學王建國院士等一批國內知名建筑師精雕細琢而成。會期自4月16日起至5月16日,歷時一個月,隨后將繼續面向市民開放,成為“永不落幕”的“南京花園”。 此前,在開園前夕的4月15日,崔愷院士在“江蘇·建筑文化講堂”第六講中詳細講解了江蘇園博會主場館和未來花園的設計理念。 講堂特意選址于即將開放的未來花園,除面向現場嘉賓外,還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在我蘇網、荔枝教育頻道、新華社、嗶哩嗶哩等十余個直播平臺上播放,觀看人數總計超過50萬,“生態·綠色·可續”的建筑價值觀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和認可。演講后,崔愷院士詳細解答了三位觀眾的提問。在回答如何在“未來花園”這樣的設計中運用新技術時,他提出,創新來自于對開放性,在減少能耗的同時增加與自然的互動,成為近年來他在設計上的一個重要方向;在談到建筑師對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能做的準備時,他指出,建筑作為能耗大戶,應該擔負起減排的重任,通過輕量化設計減少材料消耗,通過研究新的光伏技術讓建筑從“耗能”走向“產能”;在談到對創作道路的堅守時,他把自己的堅持視為一種對價值觀的傳承和責任感,希望建筑師能夠做到不是為自己做設計,而是要牢記為腳下的土地做些什么。 
              2021.03.10

              中國院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

              為推動綠色建筑創新、促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根據《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管理辦法》,住建部組織開展了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評審工作,并于近日公布了獲獎結果。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獲得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獎項目均為崔愷院士帶領中國院團隊踐行綠色設計理念的代表性項目,體現了中國院長期以來秉持的設計價值觀:少擴張多省地節省土地資源是最長久的節能環保少人工多天然適宜技術的應用是最應推廣的節能環保少裝飾多生態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是最人性化的節能環保少拆除多利用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是最大的節能環保一等獎·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 ··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企業臨時辦公區) ·二等獎· ??谑忻裼慰椭行?·
              2021.03.01

              雄安多個重點項目開工,中國院持續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

              乘著春風,雄安新區近期有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標志著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接設計任務的雄安新區容東片區3號地塊、容東片區教育設施配套項目(完全中學)、容東片區C組團養老設計中心、雄安郊野公園主場館等多個項目舉行開工儀式,中國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海代表設計單位參與了容東片區3號地塊的開工儀式,通過致辭表達了中國院為持續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共同奮斗的堅定決心。容東片區3號地塊開工儀式于2月19日舉行。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46萬平方米,是雄安新區第一批發布的5個市場化開發項目之一。河北建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連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董事長米大斌,總會計師袁雁鳴,副總經理胡占琪,建投雄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房勤慧,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秦獻宏等建設單位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中國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海與中國院參與雄安項目的十余位同志參加了活動。馬??偨浝泶碓O計單位發言,向項目的開工表示祝賀,并向與會領導簡要介紹了中國院在雄安新區參與項目的情況,表達中國院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本次設計任務。他簡要介紹了3號地項目的基本情況和重要意義,號召參建單位以改革凝聚最大共識,以創新激發最大能量,以擔當突顯最優實效,以夢想承載人生目標,久久為功,善為善成,為持續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共同奮斗。
                12 3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挤奶,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中文,无码精品日韩专区第一页,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AV